· 中国政府网  · 河北省政府  · 秦皇岛市政府 |  无障碍      | 

北戴河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时间:2008-03-10 发布机构:统计局 分享至:

体裁分类:统计信息  主题分类:国民经济管理、国有资产监管

北戴河区200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07年,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 "1245" 总体发展布局和 "服务好、发展好" 两大要求,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繁荣各项社会事业,全区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9亿元(按原统计口径计算),同比增长16.7%。分产业看,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0.98亿元、3.94亿元和14.9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15.9%和18.6%。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9%,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19.8%,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75.3%。

年末纳统单位职工人数17082人,同比增长18.0%;纳统单位工资总额34190万元,同比增长31.6%;职工年平均工资18996元,同比增长24.4%。城镇新增就业1080人,新增就地转移就业1067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07人, "4050" 人员实现再就业377人,均超额完成市下达的任务指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以内。

、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95公顷,比上年减少21公顷;油料播种面积59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3570吨,同比下降3.9%;蔬菜总产量24890吨,增长1.6%;肉类、蛋类、奶类总产量完成543吨、1269吨和1603吨,同比分别下降44.8%、15.6%和25.1%;水产品总产量6040吨,下降2.6%。实现农业增加值8351万元,增长4.6%。

全年农村用电量4034万千瓦时,比上年增加615万千瓦时;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25420千瓦,比上年增加1517千瓦;农业化肥施用折纯量567吨,比上年减少18吨;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20公顷,统一口径后比上年增加 2公顷。

三、工业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8.78亿元,同比增长22.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60.0%,集体企业减少1.7%,股份制企业增长30.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6.1%;私营企业增长31.7%。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减少30.0%,重工业增长40.0%。通联路桥、吉马包装等企业发挥了带动作用。

全部工业增加值2.19亿元,比上年增长35.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91亿元,增长38.8%。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利润26774万元,比上年增长97.0%。

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8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完成建筑总产值23412万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98777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3%;房屋建筑竣工面积191336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9.3%。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4亿元,比上年增长40.0%。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0.17 亿元,比上年增长78.4%,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66.0%;其中区内注册、区外开发的房地产企业完成投资额6.2亿元 ,占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的61.0%。在房地产开发投资中,商品住宅投资7.3亿元,增长121.0%。商品房竣工面积26万平方米,增长373.0%。商品房销售面积25.5万平方米,增长88.9%,其中商品住宅面积24.2万平方米,增长80.6%。

基本建设投资3.88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5.2%,比上年下降12.1%。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0.07亿元,比上年下降61.0%;第二产业投资0.40亿元,下降69.9%;第三产业投资4.4亿元,增长52.1%。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9亿元,增长23.5%,其中:批发零售贸易业实现零售额24.4亿元;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 2.5亿元,增长6.5%。在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中,石油及制品类实现零售额14.2亿元,增长45.5%。

六、对外经济与引进内资

全年一般贸易及三资企业出口创汇总额 930 万美元,同比增长 37.2%。引进外资1569万美元。全年注册内资企业50个。累计引进内资55587万元,增长33.7%。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公路客运量完成20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0%;客运周转量完成3766万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1%;全年公路货运量完成149万吨,比上年增长4.9%;公路运输周转量完成3739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5.0%。

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0120万元,比上年增长27.2%。 其中,邮政业务收入1191万元,增长5.2%;电信业务收入8929万元,增长20.4%。固定电话、小灵通用户年末达到40604部,移动电话年末达到67500部。

2007年共接待中外游客501.48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4.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6.89%和34.31%;辖区景点门票收入5017.28万元,同比增长18.15%,其中区属景点门票收入2768.87万元,同比增长35.04%。

八、财政和金融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41989万元,其中: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21125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3.8%和35.4%。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8637万元,增长33.8%。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0.93亿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4.16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5%和7.8%。各项贷款余额11.33亿元,增长44.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2007年,我区高标准通过省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评估,在我市城市区中,率先成为教学评估达标区;六所学校取得了省一级图书馆资格;顺利通过省二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认定。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一费制" 费用;出台了《北戴河区教育局关于教职工奖励实施方案(试行)》,设立专项奖励基金40万元;顺利完成学制转轨;撤并北戴河第二中学;招募 "大学生志愿服务者" 18名;进一步深化 "城乡一体化" 管理模式,加大 "城乡教师定期流动" 力度。中、高考成绩喜人,中考平均分、合格率均在城市区中名列前茅,高考各项指标在同类学校中处于中上游水平。

2007年,科技工作重点促进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服务 "三农" 工作。全年实施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项。科技成果推广项目10项,投入科技三项经费30万元。

十、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老黑石路、管道局西路、火车站广场改造和叠水景观、星级公厕、老虎石景观等重点工程。城区绿化。推行园林种养护市场化运作,栽植高大乔木5万株,花灌木7万株,草花390万株。年末全区共有客运出租车452辆。公共汽车线路7条。

大力实施环境保护工程,以高标准通过国家级生态示范区验收,并启动北戴河生态区创建工程;切实加强对全区海岸线及近海海域环境监控,以及对 "七沟" 、戴河、新河河道及沿岸的清理,不断增加对大气、水质、噪声监测的频次,共编发环境质量专报122期。26项考核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标准,成为全市唯一通过国家级验收的县区,并启动北戴河生态创建工程。全面降低单位GDP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排放,节能减排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十一、文化、卫生和体育

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全年举办各类文体活动881场。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增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全区参合率和基金使用率达到92%、70.1%,受益群众4200人。我区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有线电视 "村村通" 工程,截止到2007年底,全区有线电视入网率达到83%。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户籍总人口71215人,比年初增长0.52%。全年出生人口547人,出生率为7.66 ‰,自然增长率为3.87‰。迁入人口3254人,迁出人口3165人,人口机械增加89人。

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人数逐年增加。至2007年底,参加养老、医疗、失业保险人数分别达到12935人、11745人、7446人,三项指标分别比上年增长4.2%、9.6%、9.2%。农村养老保险平稳运行,市级统筹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正式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为医疗保险全覆盖做好了充分准备。

出台《改制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暂行办法》,有效解决了改制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障问题。发放城乡低保金399万元,廉租住房补贴10万元。将低保特困家庭的生活补助标准提高了20%至30%,对特困人员、低保人员、农村五保户实行了大病重病医疗 "一免三减" 政策。

城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2929元,人均消费性支出10697元,分别增长24.3%和43.1%。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490元,增长9.7%;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985元,增长7.7%。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温馨提示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