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府网  · 河北省政府  · 秦皇岛市政府 |  无障碍      | 

因重大误解签合同,权益能否获救济

发布日期:2015-04-02 来源:政府办公室 字体:    打印 分享至:
  【案情】2007年5月,甲商场同时新进了两款最新型的手机。店员在柜台处摆放价格标签牌时,不小心将两款手机的标签牌弄混了,原本价值4000元的乙手机被标成了2500元,而价值2500元的丙手机前面摆放着的是数额为4000元的标签牌。后来李某到甲商场选购手机时,看中了乙手机,觉得这款手机不仅功能齐全,而且价格便宜,与旁边的丙手机相比,性价比更高,于是立即掏钱买了一部乙手机。事后,当甲商场月底查账盘点时,发现少了1500元,再仔细核查,发现是由于手机标签牌弄错导致的。因为李某恰好在这家商场办理了会员卡,留有详细的个人联系方式,于是甲商场很快就和他取得了联系,将事情的前因后果告诉他,并提出了两套解决方案:(1)李某将已购买的乙手机返还给甲商场,甲商场将2500元货款全数退还;(2)李某继续使用这部手机,但需要向甲商场补缴1500元货款。对此,李某明确表示拒绝,并认为双方之间的买卖合同关系已经成立,自己作为善意相对一方当事人,根本不知道手机的真实价格应该是多少,既然已经在支付了对价之后购买了这部手机,甲商场不能反悔,而且这其中的过错不在李某而是在甲商场,是由于商场内部管理不严格,造成员工弄混了两部手机的标签牌,这完全和李某无关。无奈之下,甲商场只好将李某告上了法庭,请求判令被告李某补缴1500元货款。
庭审中,经过法院做工作,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李某同意再补缴1500元。
【评析】本案所涉及的问题在于:当一方当事人是基于重大误解而签订了合同,此时合同的效力该如何认定?当事人能否获得法律的救济?
    我国《合同法》第5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变更或者撤销。这一条正是对处于上述困境的一方当事人提供的救济和保护。
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对彼此权利义务的约定。一个合法有效的合同首先应当能体现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表示。如果一方基于重大误解作出判断和形成认识,进而签订合同,这样的合同看似平等自愿,但实际上与这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愿是相违背的,难以实现当事人缔约时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因此也不应当然地对这方当事人形成约束力。相应地,在这种情况下,应当赋予这方当事人一个选择的机会,让他可以对合同进行重新审视、修订,作出真正符合其内心意思的表示。
    在这里,为了避免当事人滥用权利,还需要了解一下什么是重大误解。所谓重大误解是指:一方当事人由于自身的过错,对合同条款当中涉及该当事人重大利益的那部分内容产生了误解,由此签订了合同。其构成要件一般包括:(1)一方当事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也可能存在双方都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2)当事人发生误解是由于当事人自身缺乏必要的信息、技能、粗心大意等原因,对合同内容的认识上出现了错误,而不是由于对方当事人故意捏造虚假信息或隐瞒真实信息造成误导,即对方当事人并没有过错;(3)产生误解的对象通常都是合同的主要条款,并且直接影响到了当事人权利义务的设定。同时,要注意发生的误解必须达到 "重大" 的程度才可以成为撤销该合同的理由,对此,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判断:(1)发生误解的事项,应当是对合同效力具有重大影响的条款,或者是与产生误解的一方当事人的利益密切相关的条款;(2)误解对当事人的影响程度,应当是当事人如果知道这部分信息是错误的,就不会实施这种行为,同时普通人在同等情况下也是这样认为的。通常属于重大误解的内容可包括:对于合同性质的误解,明明是需要支付一定对价的买卖合同,却理解成了可以免费获得的赠与合同;对对方当事人的误解,以为是和高某签约,但实际上却是和高某的儿子签约;对标的物质量、规格、品种、价格等的误解,如本案。
    因为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中,由于发生过错的是形成误解的一方当事人,对方主观上并没有过错,但是却可能因为合同效力的变化而受到影响。为了保护无过错一方当事人的利益,需要对作出误解一方的权利进行平衡。因此,法律规定:因为重大误解而签订合同,并因此受损的一方当事人可以请求对合同进行撤销或变更,但是撤销权的行使应当在发生重大误解的一方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如果在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放弃撤销权的,撤销权归于消灭。此外,如果因为撤销或变更合同给没有过错的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那么,在合同撤销后,有过错的一方需要给予对方相应的赔偿。
本案中,甲商场因为自身的过错,将丙手机的价格误认为是乙手机的价格,以低于正常价格1500元的价格将乙手机卖给了并无过错的李某,这是基于重大误解达成的买卖合同关系。当甲商场发现这一情况后,及时找到李某解决,遭到拒绝后起诉至法院,请求对合同予以变更,即让李某补足差价,这是符合法律相关规定的,应当受到法律的支持。当然,甲商场也可以选择请求法院撤销这份买卖合同,由于合同被撤销后,发生自始无效的法律后果,甲商场需要将2500元货款全数返还李某,同时取回那部价值4000元的手机。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温馨提示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