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0日晚,由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联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社教节目中心承办的特别节目《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2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盛典》在央视社会与法频道(CCTV-12)播出,10位“2022年度法治人物”和4位“2022年度致敬英雄”获奖者悉数揭晓。
《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2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盛典》分为《青春·理想》《敬业·温暖》《牺牲·奉献》《坚守·信念》《使命·担当》五个篇章。10位来自法治战线上的优秀代表,从中央政法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央网信办、中国法学会、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等参评单位推选的29位候选法治人物当中脱颖而出,最终登上国家舞台,荣膺“2022年度法治人物”殊荣。
揭晓10位“2022年度法治人物”
我们的法治战线之所以永远充满着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老百姓最可信赖的一支铁军,就是因为法治工作者那勤勉敬业的工作精神,让法治的阳光温暖着千家万户。颁奖盛典展现了2022年度法治人物热血忠诚让法治精神落地生根的故事,也记录了他们的儿女情、英雄泪,让他们的选择和坚守,在家庭与事业的“双线叙事”中更显不凡与崇高。
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检察官
——傅忆文
傅忆文,女,36岁,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浙江省金华市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从检14年,办理各类案件3000余件,零差错。她办理的最高检、公安部联合挂牌督办的12·30特大跨国典型电信网络诈骗案,被公安部门誉之为“回流打击教科书式”案例;办理的全国首例传销式诈骗窝案、全国首例技术修改抖音靓号案、浙江省首例反向刷单案、浙江省首例对公账户收买信用卡信息案等一大批疑难复杂案件,有多个案件获评全国十大法律监督案例、全国典型案例、精品案例。
【颁奖词】
案件是条河,蹚过去,一次又一次。
斗鬼魅,獬豸怒目,
分善恶,海晏河清。
浊风席卷,你自有钢铁防线;
浪头打来,你不怕重担千钧。
时代在变,不守旧,敢冲锋,
像可爱的少女,
也是法治斗士,
穿制服的你,
让青春在办案中闪光!
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政法干部
——文国云
文国云,男,39岁,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中共内江市委政法委专职委员。他长期奋战在安保、维稳一线,把青春热血倾注到“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破难题、解矛盾、促发展”中。他不断学习,大胆创新治理模式,探索组建“内江政法先锋队”。他对党忠诚,坚持把自愿多交大额党费作为砥砺品格的应尽之责,2016年以来,累计向中组部多交党费3万余元。
【颁奖词】
走过街道和田野,为问题寻找答案,
你关注家长里短,
更懂得人情冷暖。
从“一域”中谋“全局”
搭建制度的“四梁八柱”,
在“全局”中看“一域”,
找规律,献良策,守护一方平安。
你捐出稿费,
那是党费,更是赤子交给母亲的一颗忠心。
值守北京“西南门户”的公安检查站站长
——张库
张库,男,52岁,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北京市公安局房山分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政委,履行房山分局京港澳高速窦店公安检查站站长职责。从2020年初到现在,抗击疫情、守护百姓成了张库工作的主旋律。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张库始终带领全站同志用“心系首都”的情怀和一心为民的担当,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与疫情决战。
【颁奖词】
守望一条大路,
你知道车轮上回家的人,
心里装着沉沉的思念;
小站一夜无眠,
你更懂身后普通人,
万家灯火中企盼的平安。
病毒,看不见的威胁,
守护,看得见的温暖。
疫情之下有大爱,平静之中不平凡,
像钉子一样站牢这班岗,人民安心,首都放心!
心里装着人民的好法官
——黄文娟
黄文娟,女,40岁,目前任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邱隘人民法庭副庭长。她秉承“不让群众等太久、不让案件转多手、不让百姓跑远路、不让纠纷留后患”的原则,大力开展立、审、执一体化及数智赋能改革。她始终把公平正义作为司法的灵魂,以实际行动传承和创新“枫桥经验”,用心用情做基层群众的贴心人、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封城50天在线结案50余件,无一案件因法官被隔离而延迟开庭或审结,推动移动微法院便民利民的宁波实践走向全国。
【颁奖词】
端坐国徽之下,
人民利益至上。
用忠诚作笔,书写“公正司法”的答卷,
用担当作纸,留下“一心为民”的诗行。
清风畅,步履匆忙;
法槌落,正义伸张。
因为追求光明,
所以每一次判决
既有“剑的锋利”也有“爱的柔肠”
传递法治温暖的执行局法官
——鲍卫忠
图为鲍卫忠的同事代为领奖
鲍卫忠,男,佤族,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前任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2021年10月21日在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不幸去世,年仅45岁。在24年的法院工作中,鲍卫忠以对党的无限忠诚,对司法事业的无限热爱,为祖国边疆的法治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他生前扎根基层一线执法办案,深入脱贫攻坚挂钩村开展帮扶,主动请战巡边守边。他的去世,让当地佤族人民深深怀念。
【颁奖词】
想你时的一滴泪,如今已成一片海。
在回忆的海洋里,时光雕刻你憨憨的笑。
来不及告别,
你留下磊落的言行和执法者的温情;
来不及倾诉,
你带走众人的思念,化作天空的白云。
四十五岁人生,二十四年为民司法,
你捍卫判决的权威,
用正义托举至高无上的天平!
身经百战,勇敢冲锋的缉毒警察
——蔡晓东
图为蔡晓东的妻子和同事代为领奖
蔡晓东,男,哈尼族,生前任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西双版纳边境管理支队执法调查队副队长。13年边境缉毒超1.6吨,先后参加专项缉毒行动358次,侦办毒品案件247起,缴获各类毒品1609.56公斤,上演了生死缉毒的传奇人生。2021年12月4日下午,蔡晓东在抓捕毒贩过程中,与持枪毒贩殊死搏斗,身负重伤,后经抢救无效壮烈牺牲,年仅38岁。
【颁奖词】
三十八,
这个数字用来标识生命的长度,太短;
一秒钟,
这个时间用来形容子弹的速度,太长。
你用三十八岁的生命,
直面呼啸而来的子弹,
轰然倒下的身躯,
就是边境线上巍峨的山。
有人老去,你不会,
有人离去,你还在。
你洒下热血,为我们浇筑一堵洁净人间的高墙。
走进犯人内心世界的监狱警察
——童亮
童亮,男,42岁,曾任福建省建阳监狱第九监区党支部书记、监区长,现任福建省武夷山监狱党委委员、副监狱长。九监区作为全国第一个、全省唯一一个集中关押限减罪犯的高度戒备监区,是全省监狱系统中罪犯监管压力最大的“火山口”“炸药库”。上任之后,童亮提炼出“礼法兼治、唯实求新”的限减监区改造精神,摸索出“网格化+调解员”的安全管理制度,开展“万里帮教大走访”活动,以亲情为纽带唤醒罪犯沉沦的心灵。
【颁奖词】
守护牢门,
却能打开罪犯的心门。
改造灵魂,
也能弥合离散的亲情。
高墙下,有忏悔与救赎,
铁窗里,是关怀和启迪。
你捧出真心,
把一个个迷途之人接回彼岸。
参与《反垄断法》制定修改的大学教授
——时建中
时建中,男,58岁,现任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专家,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制定、修改和实施工作,为公平竞争政策制定、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作出突出贡献。教书育人,为中国法治人才培养努力耕耘。
【颁奖词】
用法律的缰绳,驾驭奔跑的资本,
立善法于天下,
让“公平”为“竞争”护航。
用学者的初心,耕耘三尺讲台,
传道、授业、解惑,
让“教育”为“明天”积蓄力量。
你是热情似火的老师,
也是冷静睿智的“著法工匠”。
参与立法,积极普法的人大代表
——杨震
杨震,男,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大学教授。近年来,杨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领衔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60多件,范围涵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等多项关系国计民生的法律制度。他带领学生深入企业、社区、乡村,义务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从1986年“一五”普法开始至今已坚持36年。
【颁奖词】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在辽阔的黑土地上,
你是老百姓的代言人。
背负国家使命,不忘人民嘱托,
履职尽责,建言献策。
你是丰收时低头的麦穗儿,
向下扎根泥土,
向上拥抱太阳。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传播者
——罗培新
罗培新,男,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法学教授,全国“八五”普法讲师团成员,上海市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实践宣讲团成员,上海市民法典宣讲团成员。他推动高规格组建上海市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实践宣讲团,直接主导并参与开展巡回宣讲活动,带动了一批领导干部、法官、检察官、专家学者加入,开展巡回宣讲。他牵头形成上海市“八五”普法规划,明确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中之重,面向市民群众,创新传播方式,深入浅出,推动全市上下不断掀起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热潮。
【颁奖词】
像春风,吹绿岸边的杨柳,
你推开人们的心门,播下法治的种子;
像细雨,滋润田野的麦苗,
你仰望思想的灯塔,传递依法治国的精神。
四季轮回,薪火相传,
春华秋实,耕耘不断,
你是心向大海的小溪,
不舍昼夜,
每一朵奔腾的浪花都在努力映照太阳的光芒!
揭晓4位“2022年度致敬英雄”
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法治战线上的英雄们用他们的生命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幸福,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颁奖盛典还特别设置了致敬英雄环节,此奖项颁发给在法治战线上做出突出贡献,于2022年度牺牲在工作岗位上的代表人物。节目以崇高的仪式感致敬法治英雄群体,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共鸣,并凝结多方敬意,向英雄们致以最深情的礼赞。
图为致敬英雄的亲人同事们代为领奖
用生命守护公平正义的巾帼检察官
——曹艳群
曹艳群,女,瑶族,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前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资源县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2021年12月15日中午,因长期超负荷工作,突发急性心源疾病,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年仅36岁。在13年检察生涯中,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她千方百计为群众纾困解忧,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涉及群众利益的每一起案件,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普遍信任。她是同事眼中“行走的法律宝典”,一直在最忙、最累、最辛苦的一线办案部门,办案数常年位居全院之首。
坚守公平正义,一心司法为民的好法官
——滕启刚
滕启刚,男,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前任辽宁省鞍山市千山区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2021年6月4日突发疾病去世,终年57岁。他坚持严格公正办案,总是深挖每一处细节,求证每一个真相。积极投身基层治理,主动融入群众,用乡亲们熟悉的语言、听得懂的方式释法说理。甘于清贫、廉洁自律,珍惜法官名节,涵养家庭美德。以赤诚之心、无私之爱、公正之举、廉洁之德,树立起新时代人民法官的可亲可敬形象。
重戒治、讲技巧的司法行政戒毒人民警察
——陈旭
陈旭,男,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前任海南省府城强制隔离戒毒所党委书记、所长。2022年5月22日下午,陈旭同志在海南省司法厅2022年第一期警衔晋升培训班为参训学员授课时突发脑溢血,后经医治无效于6月1日不幸逝世,享年51岁。从警以来,他潜心研究思想政治和戒毒业务理论,发表了大量理论文章和工作心得,为推进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创新发展起到理论引领作用。他牵头组建海南戒毒救助中心,探索标本兼治的戒毒救治方法。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他精研了国内外的戒毒模式,成功编写长达70多万字的《海南戒毒救助计划》,所倡导的“以人为本、关怀救助”理念,成为海南戒毒模式历久弥新的核心之本。
为救执法对象壮烈牺牲的交通警察
——李涌
李涌,男,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前任山东省青岛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同三高速公路大队二中队中队长。从警以来,李涌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4次,被评为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敬业奉献模范等。2021年10月3日凌晨,在对涉嫌酒驾人员的执法过程中,为保护驾驶人的人身安全,李涌不顾个人安危进行施救,驾驶人最终脱离险境,李涌却因为驾驶人极力挣脱失去重心,跌落到护栏外涵洞桥下排水沟处,头部着地,经抢救无效不幸英勇牺牲,时年55岁。李涌牺牲后的第116天,女儿李圣站定在他守护多年的十字路口,两代交警人隔着时空打出同款“温馨手势”。这一幕特殊的父女“同框”,让警号“111871”的光荣故事得以续写。
图为致敬英雄的亲人同事们代为领奖
颁奖盛典现场,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吉炳轩,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司法部党组书记、部长唐一军,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瑞贺,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马世忠,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张志杰,公安部党委委员、副部长孙茂利,司法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全国普法办公室副主任左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成员、副台长阎晓明,中国法学会党组成员、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鸣起,中华见义勇为基金会理事会理事长邓卫平等领导作为颁奖嘉宾,为“2022年度法治人物”、“2022年度致敬英雄”获奖者及代领奖人颁发奖杯和证书,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
在法治工作战线上,还有无数的平凡英雄。他们,用行动捍卫公平正义,让法治信念薪火相传,让法治精神落地生根。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二十大报告催人奋进、鼓舞人心,擘画出了宏伟蓝图,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指明了方向。乘风党的二十大,进军“新征程”,党和人民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