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游玩安全小提示
一、请勿尝试“舔冰、舔铁柱子”
近日,有媒体报道,哈尔滨一冰雕上留有多处血印,还有头发也粘在上面。有不少人因在北方尝试舔冰、舔铁柱子甚至蘸口水摸铁而被冻伤。
医生提醒:冻伤情况严重的将面临截肢风险!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烧伤病区主任医师赵震宇提醒:医学上冻伤分为4度,情况严重的面临截肢风险,所以千万别轻易以身试险。
身体部位一旦被粘住甚至冻伤应该如何处理?
1.可用37至40摄氏度的温水浇淋粘连部位,尽快复温。水温不能太高,最好有温度计测量,如果没有,就用手试探,以温和、不烫手为宜。同行伙伴也可用“哈气”帮忙松解,不过操作难度较大。
2.被冻伤的身体部位通常会发硬,用温水浸泡约30分钟后,若恢复红润、变软,即复温成功,用毛巾轻轻吸干,注意千万别擦破皮肤。
3.受伤面积小,可自行观察后续状况;若面积大且较为严重,尽快前往医院烧伤科就诊。
二、“泼水成冰”有风险
近期,不少人选择到北方玩雪,一名游客在模仿网上流行的“泼水成冰”结果因操作失误导致头部二度烫伤。“泼水成冰”是有风险的,如果没有把握请不要轻易尝试如果意外发生牢记“烫伤急救五字诀”:
冲:用大量流动冷水冲洗伤面,持续30分钟。
脱:冲洗后,脱去衣物。如果伤处粘着衣物,则用剪刀剪开,勿强行剥去衣物。
泡:疼痛明显者可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
盖:用干净的布盖住伤口,并固定好。
送:及时送往专业医院。
注意事项:冲洗和浸泡水温不低于5摄氏度;不要冰敷;不要弄破水泡;不要随意用牙膏、酱油、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伤口。
三、天寒地冻摔伤了该怎么办
1.若摔伤部位肿胀严重,最好拍X光片,确认是否有骨折。如果没有骨折,但肿胀明显,大多是软组织或韧带损伤,建议休息3周左右,尽量少做体育运动、少走路,有条件的尽量乘车。
2.倘若肿胀不明显,可先观察,受伤48小时内冰敷,48小时后热敷,这样消肿效果更佳。若两三天后仍不见好转,甚至疼痛加剧,就得尽快前往医院骨科就诊。
3.冬天外出一定要注意保暖,别穿潮湿或过紧的鞋袜、衣物,尤其要注意酒后不宜长时间暴露在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