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河北省加快推进大健康产业示范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任务,秦皇岛市发挥北戴河健康产业示范区优势、文旅融合构建产业链的新时代新要求,助力北戴河区实现全面建设滨海强区、健康之都的发展目标,特编制《北戴河区产城融合发展发展“十四五”规划》。此规划将明确北戴河未来产业发展思路、方向、目标、任务,并形成产业规划引领下的空间规划支撑,使得产业规划与城市空间规划形成完美的衔接和融合,实现“两规合一”。
本次规划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产业规划,而是一部创新性的产城融合规划,重点解决北戴河区产城融合三大问题:一是解决重点项目与招商引资的问题,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抓手;二是解决产业抉择与空间选择的问题,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依据;三是解决城市定位与人口战略的问题,作为城市发展建设的保障。最终完成北戴河区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五大任务:一是优化北戴河城乡发展空间,合理划分各类功能区;二是选择优势产业,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三是构建方便快捷、主客共享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四是实施绿色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生态环境;五是城乡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本次规划的范围包括北戴河区全域,总面积112.45平方公里,海岸线全长23公里。下辖三个镇(海滨镇、戴河镇、牛头崖镇),2个街道(东山街道办事处、西山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开发区(北戴河经济开发区)。规划期限为2020-2025年,共6年。其中:近期为2020-2022年,共3年;中远期为2023-2025年,共3年。
第一章 基础条件分析
一、区域旅游格局
(一)区域发展竞争激烈。目前京东区域滨海度假旅游空间可分为三大板块,其中东戴河板块主要功能为旅游+地产,北戴河山海关板块主要功能为观光+休闲,南戴河板块主要功能为度假+娱乐。十年间,北戴河从滨海旅游龙头,成为旅游供给滞后区域,市场受到东、南两侧挤压。
(二)旅游产品升级缓慢。北戴河传统观光类景区仍占多数,包括鸽子窝、碧螺塔、老虎石、平水桥、联峰山、秦皇岛野生动物园、北戴河国家湿地公园、奥林匹克公园、秦行宫遗址博物馆、秦皇岛鸟类博物馆、怪楼奇园等。休闲体验类旅游资源在探索开发中,包括集发农业梦想王国、北戴河艺术村落、英伦国际马术俱乐部、洲顿庄园等,整体表现为旅游新业态供给缓慢。
(三)城市发展受限较多。由于SQ休疗功能的刚性保障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制约,目前大量优质资源已被占用,核心资源区域的诸多活动和场地,受到时间与空间的管控。
二、市场数据研究
(一)市场概况。近5年全区游客接待量及旅游综合收入逐年增长,2019年游客接待量达到986万人次,市场影响力依旧存在,市场消费需求旺盛。在全域旅游推进背景下,近些年鸽子窝(鸟类博物馆)、集发梦想王国、碧螺塔(浪淘沙北戴河演艺)景区进行了升级改造,一经推出游客接待量增长迅猛。旅游热点长期聚焦滨海景区和主题园区,娱乐体验类项目成为增量主力军,明显更受年轻化市场欢迎。
(二)淡旺季分布。由于产品供给与自然气候的原因影响,北戴河旅游旺季集中在6月、7月、8月3个月,8月中旬后游客量成断崖式下跌,淡旺季问题尤为明显。
(三)客群画像。客源区域,北戴河主要游客来源于京津冀区域和辽宁以及上海,重游率较高。年龄结构,20-39岁的年轻群体以超过80%的比例成为游客主体,其对主题娱乐、沉浸体验、夜游猎奇类项目有明显偏好。出游组合,家庭亲子、朋友出行、情侣度假占80%以上,平均出游天数1.98天。
(四)问题小结。旅游业态与发展模式老,旅游消费与产业收益低,旅游旺季与停留时间短,旅游限制与区域竞争多。
三、城市交通变革
(一)现状交通发展。北戴河航空、高铁俱全,辐射能力极强。各级道路交织成网,东西、南北高速路对接京津冀辽,对外交通骨架全面打开。滨海大道将北戴河沿海黄金岸线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整合联系为一体。
(二)未来交通格局。随着京秦城际高速铁路的开通,以北戴河为核心将与北京的时间距离缩短一倍,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京津冀1小时经济圈。2021年环渤海高铁线路的开通,将串起威海、烟台、潍坊、东营、滨州、德州、天津、秦皇岛、大连等地。
四、历史文化价值
从古自今,北戴河的历史无不精彩、灿烂。帝王巡游、名流齐聚、伟人踏足、领袖抒怀。北戴河休疗历史积淀雄厚、康养产业基石牢固;万国建筑遗存丰厚、城市旅游充满希望;秦皇魏武千古名篇、文化艺术前景广阔。
五、自然资源禀赋
北戴河是闻名中外的旅游度假胜地,拥有海洋、森林、湿地三个主要的生态系统。有联峰山、鸽子窝、中海滩三大风景群组等40余处景观,先后荣获“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胜地四十佳”、“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等称号。北戴河生态环境优良,绿量充足,环境友好;气候舒适,周期较长;物种丰富,共生家园;水质优秀,全国领先;地标显著,声名远扬。具备开展生态观光、消暑度假、休疗康养、旅居养老、休闲办公、赛事节庆、研学旅行的自然生态条件。
六、热点产业契机
(一)经济发展概况。北戴河近三年来全区生产总值呈现增长态势,增速均保持在6.0%以上,2019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69.32亿元,比上年增长6.3%,发展相对平稳。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80亿元,下降7.6%;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49亿元,增长9.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2.02亿元,增长6.5%。三次产业之比为2.6:7.9:89.5,三产保持稳步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506元,比上年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338元,增长9.4%,人均可支配收入近三年来保持较快匀速增长,处于全市领先水平。
(二)产业现状分析。北戴河目前主要依托“1+4”的产业结构,其中旅游产业为立区主导产业、富民产业,GDP贡献率达到32%;其他分别为总部经济、康养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文创产业四类,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未形成产业规模。整体产业模式集中于劳动密集型和人员密集型,缺少规模型、品质型、高利税企业。
(三)潜力产业机会。依托北京科技型企业外迁和区域型总部的总部经济、依托交通区位与文化背景的研学培训和文化艺术、依托历史积淀与生态环境的健康产业和婚恋产业。
七、空间载体特征
(一)上位规划衔接。北戴河位于冀东北部,北依燕山、南临渤海,是面向东北亚打开了文化交流与度假旅游的窗口,按照《秦皇岛城市总体规划》与《秦皇岛国土空间规划》的规划设想,北戴河区处于秦皇岛国际旅游城市核心区,重点发展休疗康养、文化旅游、教育培训、商务会议。
(二)空间载体资源。北戴河产城融合重要空间载体资源包括:石塘路片区,具有街区、市场、文化宫的资源组合,具备成为城市历史文化街区的潜质。北戴河村片区,交通优势明显、生态环境优良,是北戴河乡村资源天然会客厅。红石路片区,具有近海的特征,但街区风貌差、业态低端,目前是北戴河的旅游美食购物街,需要提档升级。海宁路工业园片区,北戴河传统的工业产业园区,具有距离高铁站近的特点,适合成为新的总部基地或科技产业园区。赤土山片区,地处城市核心区,商业配比较大,适合成为文、旅、商结合的城市综合体。海宁路片区,居住用地较多,距离赤土山商业板块较近,适合联动开发。高尔夫球场南侧片区,紧邻高尔夫球场与集发项目,适合发展旅游度假型项目。联峰山片区,适合与周边资源联动开发为康养度假项目。怪楼片区,紧邻怪楼与中俄产业园,适合发展文化艺术产业。
八、综合条件研判
(一)优势条件。品牌响亮,沉积丰厚;社会安全,氛围休闲;环境友好,绿量充足;周边发达,交通快捷。
(二)劣势条件。政策制约,空间有限;发展缓慢,业态老化;产业不盛,资金不足;人口匮乏,内驱不够。
(三)发展机遇。休疗改革,全民健康;空间规划,重布蓝图;全域旅游,需求升级;京津冀一体,功能疏解;文化复兴,产业崛起。
(四)竞争挑战。区域竞争,资源同质;生态保护,安全压力;市场变革,需求变化。
(五)综合研判。北戴河现有的旅游业态应确定发力方向,抓紧时间,通过供给侧的创新强化旅游体验,延长旅游旺季、提高游客质量、提升游客满意、释放消费产能。北戴河应该牢牢抓住休疗机构改革与国土空间规划的时代契机,依托北戴河优秀的滨海生态环境、休养休疗的历史积淀,整合资源、引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大康养产业。依托北戴河的快捷交通条件与京津冀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休闲的城市氛围,北戴河有望成为大型企业的区域与新业务总部基地,同时适合发展高新技术与数字经济产业。依托北戴河安全的社会环境与比邻周边发达城市的时间距离,适合发展艺术培训与教育研学活动。依托北戴河秀美的自然风光,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城市地位,适合落地婚恋产业,打造爱情海岸。
第二章 产城融合战略
一、产城融合愿景
按照北戴河“十四五”期间以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生态先行、旅游立区”发展战略,努力打造最安全、最美丽、最文明、最幸福的一流国际旅游区,全面建设滨海强区、健康之都的发展目标。通过产、人、城循环助力模式,打造北戴河产城融合范式。通过产业聚集人才、推动城市建设;通过人口支撑产业发展、为城市带来活力;通过城市服务于人民、保障产业发展。
(一)产业愿景。擦亮北戴河的品牌,以旅游业创新驱动为龙头,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全面建设滨海强区、健康之都。积极构建以文旅产业为基础,以总部经济、数字经济为骨干,以康养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商务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支撑的,具有北戴河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人口愿景。北戴河区将在10万本地居民和大量流动游客的基础上,汇聚10万京津冀候鸟旅居人群,10万产业精英人才。
(三)城市愿景。全力实现四个率先,率先打造美丽中国北戴河样板区、率先打造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先行区、率先打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先行区、率先打造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先行区。
二、产业发展路径
(一)文旅产业优势升级。
强化文旅产业的主导产业地位,大力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旅游品牌塑造提升、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旅游服务体系提升、旅游市场治理能力提升,在滨海旅游的坚实基础上精准发力旅游+,主要包括旅游+文化艺术、旅游+研学旅行、旅游+教育培训、旅游+婚恋产业四个方面。
1.旅游+文化艺术方面,主要通过石塘路、红石路、保二路等文化街区风貌业态升级,劳动人民文化宫展演互动、浪淘沙北戴河实景演艺等展演项目体验升级,北戴河村、大小薄荷寨等文化乡村示范引领,沙滩狂欢季、系列体育赛事、品牌婚恋活动、民间庆典活动等品牌节事活动聚合带动,加快旅游业与文化艺术的融合发展。
2.旅游+研学旅行方面,依托北戴河区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融合历史、农业、自然和科技要素的研学旅行产品系列,从而延长旅游旺季、激活产业资源、整合全域空间。重点面向本市在校学生,开展1-2天的日常课外研学产品,以及面向全国区域形成1-2周的冬(夏)令营产品。
3.旅游+教育培训方面,以音乐、舞蹈、戏曲和美术设计等艺术培训为主要方向,以艺术培训机构、专业考评机构、器材销售厂商、演出艺术团体、相关场地场馆、各类展演活动等为产业重点组成内容,打造文化艺术教培之城,成为河北省区域性艺术类培训中心。
4.旅游+婚恋产业方面,依托北戴河区得天独厚的海滨自然环境和爱情文化基础,以“爱情+”为主要手段,以爱情服务为核心,打造覆盖从恋爱-结婚-生子-康养等婚恋服务全流程的婚恋产业链,成为新时代经济发展的创新创意策源地和爱情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最终形成“中国的爱情海岸”的品牌形象。
(二)骨干产业发展壮大。
北戴河区骨干产业主要包括总部经济和数字经济:
1.持续发展总部经济,聚焦能源、建材、商贸、生命健康、旅游文娱五个行业方向,坚持巩固总部企业集群,优化总部经济结构,强化总部经济的财税支柱地位,打造承载京津冀企业“新”总部。
2.坚持做大做强数字经济,聚焦大数据、物联网、软件开发等产业方向,打造由数据存储向数据生产、数据应用、数据交易演进的产业链条,形成数据资源集聚区、研发平台区、应用示范区、产业服务区和场景体验区五大功能区相融合的数字经济发展新格局,建成全国最大的蓝光存储基地、国家级灾备中心,培育区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三)支撑产业持续培育。
北戴河区重点支撑产业包括康养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商务服务业和现代农业:
1.大力发展康养产业,紧紧依托“北戴河国家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的政策优势,深化与中国康养等改革承接企业和国内领先医疗、康养机构合作,打通“医—康—养、研—学—游”全产业链条,实现传统休疗产业向高端康养产业的转型升级。
2.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依托紧邻京津、临海休闲的环境氛围,提供成本低、交通便利、研发与休闲一体化的企业资源服务,吸纳京津地区芯片、智能传感器和感知终端研发等相关高科技创业企业入驻,并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休闲之都”、“科技河谷”的城市名片。
3.引进现代商务服务业,积极引进会计、审计、法律、评估、咨询等各类服务机构,提升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4.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依托以牛头崖镇为核心的乡村地区农业资源,以有机高效示范农业、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为主要方向,加快形成一批农业企业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成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先行示范区,国家乡村振兴的标杆。
第三章 产城融合布局
根据产业体系调整,打造“一心三带三板块”的北戴河产城融合发展规划空间布局。
一、一心
一个文商旅融合示范中心。以海滨镇城市中心,汇集文旅产业、研学培训、总部经济、婚恋产业等优势产业,打造文商旅融合示范中心、国际旅游城市核心区。
二、三带
三条产业发展带。其一为滨海文旅产业发展带,以海岸线串联海滨浴场、文化街区、自然公园等核心文旅产业项目,形成文旅产业发展带。其二为戴河生态产业发展带,以戴河串联北戴河村、集发农业公园、康养旅居小镇等产业项目,形成生态产业发展带。其三为海宁路新兴产业发展带,以海宁路串联工业园、赤土山、中俄产业园、红石路等产业项目,形成新兴产业发展带。
三、三板块
三大功能板块。其一为滨海康养度假板块,主要包括绿化隔离带及其以南区域,借助丰富的休疗单位资源和风景名胜资源,发挥森林、湿地等生态涵养功能,重点发展旅游度假、康养休闲等业态,打造核心旅游度假区。其二为产城融合示范板块,主要包括京山铁路以南、绿化隔离带以北区域,借助开发区扩区机遇,发挥城镇化程度高、产业发展潜力大的优势,重点发展数字经济、高新技术产业和商贸物流,完善生活配套服务设施,承接南部常住人口疏解,打造城市功能和新兴产业扩展区。其三为乡村振兴集聚板块,主要京山铁路以北区域,借助各具特色的乡村现状,发挥高效农田水利设施优势,重点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打造乡村生态延展区。
第四章 重大产业项目
一、北戴河村艺术聚落
北戴河村位于戴河畔、高铁站北,是北戴河的发源地,包括北戴河村、朱庄、苏庄三村,村域总面积为472.85公顷。目前形成了以艺术院落、特色民宿为主体的文创艺术产业聚落。
(一)发展定位。以“戴河记忆 乡愁客厅 艺术聚落”为主题,在功能上,依托戴河村的窗口区位和历史文化的优势,汇聚乡村特色产业资源,打造北戴河区乡村资源会客厅;产业上,在现有的艺术村落产业基础之上,导入资源形成产业链和价值链,形成北戴河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品牌上,通过文化、产业、生态、人才、组织五大振兴工程,实现乡村振兴,成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项目。最终打造北戴河区乡村资源会客厅、北戴河文化艺术产业基地(创作源泉)、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标杆。
(二)发展模式。坚持四区融合理念,以成功落地的项目为抓手带动周边区域进行实践模仿,推动资源、资金、资产的整合与示范,实现社区、园区、产区、景区四维融合的创新发展。实现五大振兴工程,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落实到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五大工程之上,实现乡村振兴示范。
(三)项目抓手。一是打造北戴河乡村资源会客厅,借助北戴河高铁站北广场的建设,于北广场附近戴河岸边打造体验式城乡统筹展厅与艺术乡村客厅,用“科技创新+互动体验”的方式,实现规划展示、创新发展、互动体验、共享交流、接待招商等功能,成为北戴河城乡统筹创新发展的展示窗口。二是开发戴河水上生态旅游项目,在北戴河村区域周边的戴河岸边,打造若干个戴河码头、一条码头商街,开展水上互动体验与码头商业体验,通过码头+商业、游船+夜游等形式,体现生态文明、实现文旅融合。三是形成文化艺术产业链条,在研发创作方面,打造艺术聚落、吸引艺术家/设计师/美院人才、进行IP研发创作;在保护交易方面,打造知识产权保护基地、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在产品转化方面,开发北戴河文化资源和乡土特产的系列文创商品,打造文创商品智造基地、工艺展示中心;在产业延伸方面,延展教学研学产品、文化活动、文创新零售、品牌授权;在营销运营方面,打造营销平台,拓展营销渠道。最终形成完整的文化艺术产业链条。
(四)实现路径。政府主导进行土地供应、税收优惠、民宅租用优惠、重点项目提供专项资金或配合招商引资、乡风文明建设、基层组织建设、外来人才引进、农民力量培育;开发商与村集体开发建设、合作运营,进行基础设施完善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建设投融资平台、文化艺术产业开发、休闲农业开发、节庆活动举办;企业商户、艺术家、农户多方参与,其中企业商户餐饮店、民宿、购物店、游船公司、文创商品制造企业、文创购物店等,带来租金收入、税收;艺术家工作室、工坊、展馆展厅,文化艺术产业智囊;农户自主创业、培训就业。
(五)建设计划。2020年为引擎项目建设年,打造体验式城乡统筹展厅与乡村艺术客厅,集规划展示、创新发展、互动体验、共享交流、接待招商于一体,作为北戴河城乡统筹创新发展的展示窗口;2021年为乡村业态发展年,通过码头消费场景化打造,开发戴河休闲体验产品,包括水上线路串联、夜游项目导入等,形成乡愁情感深度体验产品;2022-25年为产业振兴聚集期:依托人气流量持续导入乡村产业,提升配套,形成文化艺术产业链条,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的标杆。
二、石塘路历史文化街区
石塘路地处北戴河海滨中心地带,目前有石塘路市场、725艺术街区、劳动人民文化宫等资源,但整体并未形成休闲街区氛围。街区风貌亟待改善、商业业态面临升级。
(一)发展定位。规划以“老戴河的底片、新都市的客厅”为主题,将石塘路打造为开阔的街区、欧式的建筑、滨海的车站、流动的花街、花间的列车、红星闪耀的文化宫,中西时髦文化活动的欢乐场,成为历史文化街区转型升级的典范。
(二)公共空间提升方向。复古简欧风貌,按照复古简欧风貌、文艺小店格调、历史文化元素、国际时尚氛围的改造原则包装建筑景观风貌,形成街区情境;花街景观特色,对街区绿化进行重点提升,打造花街主题,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时代记忆展现,将北戴河的第一条旅游专线铁路、北戴河选美大赛、北戴河的渔海风情文化、劳动人民文化宫等历史文化记忆以景观的手法展现出来;公共活动互动,借助公共空间,打造下沉式草坪广场公共活动场所、小火车特色体验线路等产品,丰富街区体验;科技交互创新,创意性利用新场景+新媒体+新科技,增加整个街区的体验感、科技感、时尚感,并且形成游客导流、增强粘性、促进消费、强化娱乐等功能。
(三)重点商业业态项目。劳动人民文化宫展演项目,借助劳动人民文化宫场地,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展览、全天候行进式主题展演、大型文化会议活动三大功能。借助科技手段,展现北戴河历史文化与市井乡情,开创北戴河多空间沉浸式情境互动体验先河;石塘路大市场情境体验综合体项目,将石塘路大市场进行整体升级,打造为以北戴河海鲜特色餐饮为核心业态、集合特产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商旅沉浸式体验综合体。
(四)实现路径。政府主导,部分沿街商业产权回收、统一规划、税收优惠,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完善;企业运营,重要抓手业态项目打造,业态配比把控,统一运营管理,文化活动组织;商户跟随,餐饮、娱乐、酒吧、零售、民宿等主要私产商业业态商户。
三、大数据产业新城
北戴河大数据产业新城位于北戴河经济技术开发区,项目总投资100亿元,占地面积1655亩,目前收储企业类型以机械、重工、电力、化工、建材等为主。
(一)发展定位。建设北戴河大数据产业新城,塑造“智慧之都、科技河谷”的城市新名片。
(二)发展模式。以大数据类企业和高端智造业为产业核心,传承北戴河历史上诸多第一的勇于创新、尝试精神的文化精神,构建园区景观绿化、员工住宅、数据企业总部、图书馆为一体的生态社区,配套会客厅、酒店、餐厅、公园、营地、体验店等研学旅游项目,打造数字经济产业和城市建设发展同生共长的大数据产业新城,为城市新旧动能转换和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三)布局设想。依托现状数据湖产业、软件、物联网产业、高新科技产业等资源,对接北戴河区“十四五”规划中大数字产业新城的六大分区,数据资源集聚区、场景体验区、应用示范区、产业服务区、科技研发区、生活服务区。打造数据湖产业园、高科技产业园、软件与互联网产业园等三大产业园区,形成数字经济产业园、数字经济综合体、数据产业基地、数字产业研究院、数字产业培训学院、新城功能配套等重点项目体系,整体构建大数据产业新城。
(四)重点项目。建设软件、物联网产业园,深入推进与易华录的合作,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园、传感器产业园建设,构建四大功能区:大数据存储研发灾备功能区、软件产业功能区、健康大数据功能区、物联网(传感器)产业功能区。同时配备生态社区功能及研学旅游功能。建设科技产业园,引进北京疏导的高科技产业,构建数据企业总部、场景体验区、生产加工区、科技研发区、产业服务区、生活服务区,同时配套数据企业总部、研发中心、图书馆、园区酒店、员工住宅、艺术公园等。建设数字经济产业园,传感器产业港、软件产业港、工业服务产业港、电子商务产业港、数据工厂。建设数字经济综合体,数据存储示范湖、数字大厦等项目。建设数据产业基地,数据存储、算法算力企业聚集和孵化基地。建设数字产业研究院,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研发。建设数字产业培训学院,建设数字产业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打造数字经济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新城功能配套,产业新城的体育、休闲、娱乐、商业、服务业等配套设施项目。
(五)实现路径。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产业园腾笼换鸟、税收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教育及医疗资源配套、科技人才落户与购房优惠政策、企业落户与工商税务便捷服务、畅通的政府企业互动沟通渠道等职责。开发商主要负责办公基地建设、员工公寓建设、公服配套建设、商业配套、租金优惠等职责。主要引进企业,易华录数据湖、软件、传感器;云计算中心;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金山云、浪潮云等;5G通信类企业;人工智能类、区块链企业;旷视、寒武纪、华为、百度、算法、算力等大数据企业。
四、总部基地
目前北戴河总部大厦位于区内核心地段联峰路72号,紧邻华贸喜来登酒店,距海边2000米。占地6亩,总建筑面积6762平方米,其中地上五层,建筑面积4963平方米,主要为办公区;地下一层,建筑面积1798平方米,有停车场、职工食堂、职工娱乐室等。
(一)发展建议。选址于赤土山或海宁路工业园区域,功能上以高品质办公楼为主体,集会议、商业、健身、餐饮及其他配套服务于一体,形式上为多个独栋建筑组合式,建筑层高遵循北戴河城市建设规定。
(二)实现路径。政府主导,土地供应;企业服务便捷高效;教育、医疗资源配套;开发商,大厦主体建设;招商、重点企业推荐;企业商户租金、税收优惠;企业:中关村产业园中的部分企业入驻;大企业河北业务总部、新业务总部入驻;能源、建材、商贸、生命健康、旅游文娱等行业的企业总部。
五、康养旅居小镇
目前丁庄、陆庄、河东寨三个村用地共5000-10000亩。建设用地约600亩。北戴河控规中为一类居住用地、二类居住用地、商业金融业用地、教育科研设计用地、文化娱乐用地、旅游度假用地等多类用地。高尔夫球场南侧900亩左右,700亩为旅游度假用地(政府产权),200亩未确定。
(一)发展定位。依托优良的山海生态环境,面向中高康养度假与候鸟式旅居人群,以城乡统筹建设为目标,引入国内知名康养产业资源,统一规划,拆村集镇,打造旅居康养特色小镇,项目特点是线上基于北戴河医疗互联网创新平台,线下打造由中医养疗中心、智能旅居社区、医养研发注册基地、社区食堂、休闲商业、运动场馆、体验农庄、山地公园等,整体形成线上线下联动的产业创新发展模式。
(二)规划设想。整个康养旅居小镇分为康养产业区、旅居生活区、生态休闲区三大功能区,其中,康养产业区建设中医养疗中心、医养研发注册基地、国际商务酒店;旅居生活区建设智能旅居社区、社区食堂、休闲商街、运动场馆、幼儿园、社区活动中心、无动力游乐园、美术馆、礼堂;生态休闲区包括山地公园、百草园、有机农庄、四季果庄、青少年课外研学基地。同时,可以联动休疗区百墅百馆、海岸浴场、北戴河医学院等项目,壮大北戴河康养产业。
(三)实现路径。政府主导,土地统筹供给、拆迁补贴、中医疗养产业市场化报批、“数字中医”物联网牌照颁发、中医药产业发展基金设立、公服配套建设;开发商进行旅居小镇地产开发、商业;企业进行“智慧中医户户通”开发、中医疗养中心建设、休闲度假项目开发。
六、赤土山主题小镇
赤土山片区用地面积514.5亩,其中商业用地( 70% )分别为210亩和162亩,居住用地( 30% )142.5亩。未来514.5亩地结合周边两个村(1200亩)统一规划进行改造。
(一)发展方向建议一,打造水主题文化旅游城。成为室内水娱乐综合体、全季文旅生活中心。包括全天候、全室内水主题乐园板块,亲子馆.亲子水乐园、儿童馆.梦幻海底世界、竞技馆.动感水上运动、挑战馆.热带雨林奇遇;商务文娱板块,主题酒店、会议中心、商业街区、博物馆;旅居样板板块,宜居美宅、精装宅配、一流物业。
(二)发展方向建议二,打造爱情主题文旅小镇。成为世界级的爱情主题IP、全国爱情主题文化示范项目、城市文化新标签和目的地。依托近年来我国文旅产业的迅猛发展态势以及现代青年的婚恋需求,以“爱情”为主要手段,以爱情服务为核心,打造覆盖从恋爱——结婚——生子——康养等婚恋服务全流程的婚恋产业链 。其中,婚恋阶段产业细分包括特色饮食、特色出行、酒店及民俗、爱情博物馆,光影博物馆、婚恋定制mall、网红拍摄基地、主题活动、恋爱大冒险、夜色亮化;婚礼阶段产业细分包括婚礼体验馆、婚纱摄影基地、婚礼堂、婚礼MALL、孵化器、婚恋学院;相关康养产业细分包括月子中心、医疗美容、生育旅游、温泉SPA;商业地产细分包括爱情公寓、幸福美墅等。
(三)实现路径。政府主导,土地供给、把控规划、监管发展;开发商,土地开发、居住地产售卖、商业地产招商;企业,产业链涉及企业入驻,可选择艺术品/水娱乐/婚恋;会展举办。
七、红石路网红街区
红石路,长度750米,距海边500米。红石路是北戴河有名的夜市街,旺季每天人流量达10万人次,被称为北戴河夜经济的晴雨表。街区以美食、购物、住宿业态为主,各种摊位、小吃、小商品、海鲜大排档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但是街区风貌欠佳,业态品质不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一)发展定位。以“寻味北戴河、越夜越欢乐”为主题,打造优化升级北戴河网红美食民宿街区。通过提升红石路的街区风貌和业态品质,满足游客消费升级需求,促进商业空间价值提升,成为北戴河第一美食夜市街、品质民宿群、网红打卡地。
(二)提升方向。街区风貌、整体提升,将街区地面铺装改为红石铺装,契合红石路得名缘由,同时也是景观特色。将街区建筑立面、店铺招幌进行风貌改造,以欧式风情和民国风华为主题,契合在地文化记忆。入口区、核心区各形成一个活动广场,作为游客集散和活动举办场地。美食擂台、网红直播,改善大排档、各色小吃混杂的现状,引入北戴河老字号美食商家入驻,如戴河香海鲜饺子、粉鸽子、绿豆糕、麻酱烧饼、饽椤饼、四条包子、杨肠子等,结合网红直播、美食节活动,提升知名度。另外,对于游客喜爱的海鲜大排档、烧烤、网红饮品等,把控业态种类和品质,避免恶性竞争。定期设置美食擂台,优胜劣汰制调控商家进出,制造话题度、提升美誉度。品质民宿、北戴河家,将大部分家庭旅馆形式的低端住宿业态进行提升,形成主题化、度假化的特色民宿集群,吸引对住宿有期盼和要求的主力客群,改善游客整体结构,从而促进整个街区消费升级。文创礼品、感知乡愁,打造特色伴手礼体验店,作为北戴河文创产品主要售卖地之一,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
(三)提升模式。原生IP品牌化运营,老字号网红化营销、多品牌聚合IP营造 ;外来IP生态化构建,主题化定向招商、品牌生态构建;新零售导流,手礼跨界定制、虚拟店铺爆款打造、广告媒介推送分成;新场景营造,日夜联动运营方式、活动经济引入、混合现实技术应用;新收益来源,统一支付、大数据变现、储值卡、优惠券、卡券通兑、业态股权投资分红。
(四)实现路径。政府主导,风貌整治、景观提升、亮化照明、电力下地、街区管理;社会资本,物业整治、业态植入、活动组织;商户,配合整改、提升服务、参与活动。
八、怪楼奇园板块
怪楼奇园坐落于北戴河海滨百花山上,地处北戴河中心地带。建筑面积999平方米。怪楼奇园周边有1000多亩建设用地,紧邻中俄产业园(40亩),年游客量1.6万人游客,消费不高。
(一)定位思考。以打造区域性文化艺术中心为目标,通过文、旅、商的有机融合,凸显产业价值,打造集国际文化艺术论坛、艺术品拍卖、展览交易、特色旅游、商务交流、休闲、购物、美食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商业区。
(二)重点项目一,怪楼奇园光影夜游。将现有的怪楼奇园景区进行升级,融入文化艺术IP故事线,利用360度高清激光投影+杜比环绕音效,打造光影之路、时光森林、怪楼秘屋、魔法岩壁、奇幻水秀、时光隧道六大体验节点,形成沉浸式的光影科技交互娱乐体验。
(三)重点项目二,文化产业综合体。将中俄产业园的闲置空间进行利用,打造集高峰论坛与商务交流、国际艺术品展示与拍卖、文化合作与演艺于一体的文化产业综合体。从而吸引相关企业和人士入驻,由艺术衍生消费市场带动文创产业发展,形成高端工艺品与文创原创设计、国际艺术品展示与拍卖交易的产业集聚。
(四)重点项目三,艺术培训研学基地。依托现有的艺术馆、营地等产业基础,以艺术大师工作室为品牌,通过园区内其它辅助空间与设施,打造面对学生团队的艺术基地。形成培训、研学、赛事、讲堂等多形式的艺术类活动。
(五)重点项目四,中欧风情商业街。利用空间场地,结合周边居民需求,打造中欧风情商业街,以品牌折扣购物为主,集合餐饮、娱乐业态,从建筑风貌,到商品服务,塑造差异化,形成与石塘路、红石路、保二路不同特色的商业街区。
九、牛头崖板块
牛头崖镇位于北戴河西北部,主要种植有水稻、玉米、大豆、花生、马铃薯、白薯等;设施农业占地面积809.75亩,主要种植水果、蔬菜、花卉等;林地面积12825.66亩,主要种植杨树等;经济林面积5659.06亩,主要种植核桃、栗子、桃树等果树及苗木,主要养殖牛羊猪等。
目前,对于蔬菜、花卉苗木、水稻等种植,采用秸秆反映堆技术、设施农业技术、合作社经营模式取得一定效益,但尚未整合联动开发。
(一)发展定位。依托牛头崖镇优势农业资源,填补北戴河冬季农产品空白、打造地理标志性农产品、引领北戴河两化先行,成为北戴河乡村振兴农旅融合示范项目。最终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先行示范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国家乡村振兴示范标杆的目标。
(二)发展思路。整合牛头崖水稻、蔬菜、花卉苗木三大农业资源,依托北戴河全域旅游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对接“十四五”提出大力培育有机高效示范农业,加快形成一批农业企业品牌和特色农产品品牌,通过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循环农业为基础,以田园旅居为特色,以创意农业为亮点,构建五大地标产品,五大农业企业品牌,水稻、花卉、蔬菜、土豆、桃子多彩田园。
(三)项目构想。打造十里画廊骑行带,通过骑行方式,串联牛头崖镇蒲兰村、卢王庄村、北坊村、柏新庄、泥河村等区域,构建骑行驿站,举办万人骑行活动等。建设牛头崖农旅体验馆,以智慧旅游、科技旅游为核心,构建北戴河高品质农业旅游品牌IP,为居民、企业提供管理服务平台,为游客提供参观、游览、体验场馆。提升牛头崖集市,以牛头崖大集为基础,作为农产品展示展销售卖场所。开发柏新庄蔬菜王国,依托柏新庄设施蔬菜种植基地、蒲兰村蔬菜种植,打造儿童喜闻乐见的蔬菜王国,开展自然课堂科普、蔬菜种植劳作等体验活动,同时在田间地头设置蔬菜景观小品,丰富体验性。打造卢王庄花海情园,以卢王庄村的千姿苗圃、北坊村核心,种植各种花卉为特色,选择向日葵、马鞭草、非洲菊、格桑花等打造景观花海,根据不同鲜花的盛花期,开展赏花活动,同时结合养生养老构建民宿接待。塑造卢王庄土豆部落,以卢王庄土豆为特色,利用高效循环农业种植技术,打造地理标志农产品,同时打造土豆景观建筑小品,为研学旅游亲子旅游提供旅居服务。推出蒲兰村稻梦空间,依托牛头崖蒲兰村稻田,采用鸭稻、蟹稻共作的方式,打造集休闲农业、文化艺术、农耕体验、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稻田艺术基地。打造北坊村十里桃园,依托北坊村桃园种植,扩大其种植面积,打造桃园观光、摄影、婚庆,桃产品的采摘、加工,桃园帐篷、木屋休闲度假旅居为一体的三生三世十里桃园。
(四)实现路径。以政府为主导,以构建乡村振兴下的“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先行示范区为平台,联动政府、开发商、农户、消费者四方共享共赢模式。政府主要负责规范引导、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专项资金、招商引资、税收优惠。开发商主要负责顶层方案设计、建设资金投入、招商选择商户。满足消费者认领共享田园、体验共享农产品等服务。农户提供土地入股、资源投入、农业生产、农庄服务等。
十、其他重要产业项目
对于北戴河区其他重要产业项目,建议结合自身特色进行产业融合发展和提质升级。
鸽子窝公园、碧螺塔、东经路、保二路的产业方向为文化+旅游,奥体公园、老虎石公园、马术俱乐部、高尔夫俱乐部的产业方向为体育+旅游,洲顿庄园的产业方向为婚庆+旅游,集发现代农业园、崔各庄的产业方向为农业+旅游,平水桥浴场、浅水湾浴场、金屋浴场的产业方向为海滨+旅游,陆庄的产业方向为渔业+旅游,费石庄村的产业方向为民宿+旅游,东山码头的产业方向为商贸+旅游,西古城的产业方向为艺术+旅游。
第五章 人口培育调整
一、促进人口新型城镇化
针对北戴河本地人口稀少结构现状,结合产城融合的发展需求,通过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强化转移人口权益保障、加快就业创业渠道建设三大措施,实现北戴河人才引进,人口集聚,人口质量提升。到2025年,常住人口达到2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0%,城镇登记失业率2.3%,城镇新增就业岗位5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100%,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35000元;2030年远景,常住人口可达到30万人(本地居民10万人、新增候鸟旅居人口10万人、新增产业集聚人口10万人),流动游客400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70%,城镇登记失业率2%,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0万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100%,城乡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50000元。
二、形成四大人口集聚区
依托北戴河总部经济、数字经济、康养产业、高新技术、现代农业等产业基础,结合一心三带三板块的产城融合布局,形成“一城三镇”四大人口集聚区。其中:一城为北戴河主城区,主要是城镇居民与游客集聚区,三镇为戴河镇新兴产业就业人群集聚区、西山街道外来康养旅居人群集聚区、牛头崖镇新型农民集聚区。
三、推进人才引进与培育
制订人才计划,打造北戴河“百万人才计划”人才队伍,通过引进一个人才、集聚一个团队、培育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康养专家500名、高科技技术人才500名,乡村振兴专家500名,文化艺术专家500名。深化人才政策,打造北戴河区特色竞争力的人才品牌,实施“北戴河英才计划”培养选拔工程,推进与国内外一流大学合作及联合办学,抓好院士专家工作站、基层专家科研工作站和行业专家科研工作站建设。营造人才环境,优化人才服务环境,配套“零门槛”落户,推进“人才公寓”和“人才超市”建设,落实创业贷款、租购房补贴、个人所得税减免、医疗费减免、配偶就业和子女就学等多层面优惠政策。
四、加强主客共享共建
本地居民主人翁、小导游,通过招募旅游志愿者,成立志愿者队伍,定期开展文明旅游意识教育、举办旅游大讲堂、旅游咨询、服务、教育、引导等志愿活动,实现本地居民素质提升。服务人员旅游形象代言人,通过定期举办涉旅游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且执证上岗。定期开展游客满意度测评,查找问题、坚决整改落实。英语普及率100%。实现旅游服务专业人员素质提升。外来游客主客共享,通过发布旅游手册,开展“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等“文明旅游”主题宣传,让更多游客参与其中,规范游客素质等形式,对外来旅客进行旅游氛围影响,打造高标准旅游环境。
第六章 城市公服建设
一、交通体系优化
交通路网完善。继续完善纵横交错、辐射八方的立体化交通网络,包括加密优化滨海片区与京哈高速、205国道之间连接线,推进沿海路东西向延长,加强牛头崖镇村到市区的道路连接,加强高铁站北广场与北戴河村的交通连接等。
城市道路美化。建设“快慢结合、游走相接、风景相伴、点位串连” 的城市风景道体系。重点包括滨海风情大道景观提升、海宁路景观提升、戴河滨河景观道路提升、石塘路景观提升、红石路景观提升、保二路景观提升、东经路景观提升、连峰北路景观提升、剑秋路景观提升、海北路景观提升、城市绿道建设、产业组团内部景道建设等。
绿色智能交通。提高绿色交通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构建“公交+自行车+步行”的出行模式,提升公共交通系统覆盖人口数量。加强交通与用地布局协调,推广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一体化开发模式,在公共交通廊道周边集中布局公共服务设施。搭建智能交通体系框架,以数据流程整合为核心,以物联感应、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支撑,构建实施感知、瞬时响应、智能决策的新型智能交通体系框架。建设数字化智能交通基础工程,通过数字经济产业的助力,完成交通网、信息网、能源网“三网合一”,实现车车、车路智能协同,提供一体化智能交通服务。
二、公服设施完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引入国内外优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资源,建设优质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多元化的住房保障体系,提升产城融合发展水平,打造宜居宜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旅游城市。
(一)布局优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市——板块——社区”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形成多层次、全覆盖、人性化的城市公共服务网络。城市级大型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于北戴河区主城区,主要承担对外交往、承办国内大型活动等功能,其教育、医疗、文化等大型服务配套设施与全区共享;板块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于联峰山西片区、戴河村片区、牛头崖片区等产业板块,主要承担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按照托幼服务、基础教育、医疗服务、福利养老、体育健身、公共文化、商业服务、公共管理、市政公用和物流配送等十大公共服务网络,构建板块核心区15分钟基础生活圈。社区级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于社区中心,主要承担日常生活服务功能。构建社区、邻里、街坊三级生活圈,社区中心完善中学、医疗服务机构、文化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专项运动场地等设施,形成20分钟生活圈。邻里中心完善小学、社区活动中心、综合运动场地、综合商场、便民市场等设施,形成15分钟生活圈。街坊中心完善幼儿园、24小时便利店、街头绿地、社区服务站、文化活动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小型建设场所、快递货物集散站等设施,形成10分钟生活圈。
(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打造教育强区。大力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支持民办教育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按照常住人口规模合理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布局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大学教育,实现全覆盖。引进优质资源、创新办学模式,创建一批高水平的幼儿园、中小学校,培育建设一批国际学校,建设北戴河医学院等一批综合大学和专科学院。统筹利用优质资源,建设集继续教育、职业培训、老年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学院。优化城乡医疗资源布局,巩固“四医联动”改革成果,重点提升现有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水平,同时发展康养医疗项目,支撑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建设。加快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建设医疗健康大数据应用中心,大力发展智能医疗体系。主要新建北戴河康养旅居小镇、提升北戴河医院为三甲综合医院。建设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区高标准完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大剧院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社区建设综合文化站和文化活动中心,同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全民健身体系。加快完善体育健身设施网络建设,鼓励体育设施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促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等各领域协调发展。持续推进国内外高端体育赛事发展,形成高水平、品牌化、持续性的系列赛事。提升社会保障基本服务设施。以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可持续为目标,创新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基本制度,完善服务项目,提高服务标准,加大投入力度。切实保障残障人员、老人、儿童的教育、文化、医疗等基本服务,实施社区和居家养老工程,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和互助性养老。建立健全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建立劳动就业服务制度,提供多层次公共就业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三)建立住房保障体系。优化居住空间布局。科学、合理的人居社区建设,将为产-城-人中的“人”,提供安定、优美的居住保障,使得人更好地从事生产、生活。同时也能够形成“筑巢引凤”效果,吸引高素质人才,再以人才吸引企业与生产要素聚集,进一步促进“以人聚产”。统筹城区和各片区的居住和就业,促进职住均衡,布局形成北戴河主城区居住聚集区、海宁路产业居住聚集区、联峰山西旅居居住聚集区、牛头崖乡镇居住聚集区四大居住空间。建立健全住房保障制度。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对城镇低收入家庭,提供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稳定增加商品住房供应,满足市场多样化住房需求。完善租赁补贴制度,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行。
第七章 生态环境营建
一、划定生态环境指标
严格遵循河北省、秦皇岛市和北戴河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全域旅游规划等规划政策标准,结合北戴河产城融合规划需求,从以下几大方面制订北戴河生态环境指标体系,到2025年,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9%,地表水质量达标率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率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从而打造高品质环境,形成高品质生活的目标。
二、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结合全国国土空间规划政策标准,落实北戴河“生态先行、旅游立区”发展战略,对接北戴河滨海城市建设要求,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严守北戴河产城融合的生态红线,划定一山(联峰山)、一海(海岸线)、三河(新河、戴河、洋河)、三区(滨海风情区、山水湿地景观区、乡村田园景观区)的生态格局,逐步形成滨海、山水、田园、乡村交织交融生态环境格局,打造示范区生态宜居的产城融合新空间。
三、促进产业绿色发展
通过宜居宜业宜游三大措施,促使北戴河产业绿色发展,从而提供人民幸福指数。宜业,一是通过严格把控项目准入门槛,强化源头预防,提高产业准入门槛,破除不合理的行业准入限制。严把环境准入关口,严控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发展,环境污染项、环保不达标不落地。二是推进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加强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商业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强化结构减排、细化工程减排、实施监管减排。借助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全面推进节水型园区、水资源循环利用园区建设。三是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推进企业间、产业间耦合,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促进资源节约循环,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宜游,一是通过提高污水垃圾处理运营水平,加强北戴河垃圾分类回收与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100%。二是建设环境管理信息平台,综合利用云计算、大数据、GIS、环境场景模拟等技术手段,构建多功能环境管理信息平台,实现北戴河的环保信息发布管理、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监控等。三是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加强机动车尾气治理,提高机动车环境准入门槛。加强建筑扬尘及无组织源排放治理,推进绿色施工。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9%。宜居,一是构建景观系统与生态廊道,贯彻“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构建一山(联峰山)一海(渤海)两河(戴河、新河)三园(湿地公园、动物园、乡村田园)的景观系统与生态廊道。二是大力推行可持续绿色建筑,新建公共建筑100%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实施LED绿能示范园区项目,推广应用路灯、景观灯等户外照明及公共场所室内照明LED灯具。三是积极倡导绿色化生活方式,实施全民绿色教育行动,创建绿色企业、绿色社区和绿色园区等。提高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出行比重,争取公众绿色出行比例达到90%以上。从而形成绿色发展环境,推动北戴河产城融合示范区内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第八章 体制机制保障
一、财税保障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千方百计保障招商工作经费,同时建立支持产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大力保障重点民生实事,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优先项”,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持续加大民生项目投入,特别是教育、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用好用活“减税降费”系列政策,实施对重点企业相关领域投入进行税前抵扣,对部分企业进行税收减免,减少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
二、土地政策
合理开发,综合治理。按照人口、产业、生态等不同功能区的需求,优化用地结构,保障土地资源有效供给。盘活存量,扩大增量。争取更多用地指标,逐步扩大土地自主审批权。统筹城乡,集约优化产业用地。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实现城乡规划和产业规划一体化。
三、“放管服”改革
促进产业发展,降低注册门槛。深入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积极探索“证照分离”改革。鼓励新兴产业,审慎监管制度。对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采取既具弹性又合规范的管理措施;在国家法律、法规、规章许可的条件下,坚持非禁即入。改革行政审批,提倡便捷服务。全力打造“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审批平台;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证照、证明一律取消。
四、金融服务
鼓励和引导区内金融机构拓展金融服务,增设面向旅游、康养、总部经济、数字高新、文化创意等产业的专营服务机构,推广定制化金融服务。对符合市场准入条件和信贷原则的企业和项目,加大多种形式的融资授信支持,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贷款利率。
五、科技创新保障
完善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导向机制。将更多研发机构建在企业,更多科技人才引入企业,更多创新资本投向企业,更多科技服务覆盖企业,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到企业,不断夯实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构建研发组织体系。鼓励北戴河区高校与其他院校和机构组建科研团队,形成科技创新基地,系统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技术研发的创新水平。建设服务创新创业的孵化体系。加快众创空间建设,以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为目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小微企业、高校、行业协会等的主体作用,推进孵化楼宇、创意社区、科技河谷等创新创业集聚区发展。建设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建立新型科研组织管理模式,按研究任务需要组建科研团队,实行科研项目负责人制度,赋予创新领军人才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度权。
六、周边合作机制
加强与等周边地市的协同合作。与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等周边地市加强在产业发展、对外投资、旅游开发、科技应用等方面的合作,形成产业发展新合力。加强与京津冀区域的交流合作。建立跨省际区域开放型产业园区的合作与开发管理新机制,加大产业承接、技术承接和人才对接力度。
附件:1、北戴河产城融合空间布局图
2、北戴河重点产业及项目支撑
附件1:北戴河产城融合空间布局图
附件2:北戴河重点产业及项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