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府网  · 河北省政府  · 秦皇岛市政府 |  无障碍      | 

寻找父亲

发布日期:2015-09-07 来源:政府办公室 字体:    打印 分享至:
 
    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一家电视台实习。这天接到一个线索电话,城边河里有两个小孩子落水,被一个外地人救了,领导沉吟片刻,就让我跟着去现场采访。
原来是两个十来岁的小孩在河边洗澡,不慎滑到了深水处,两人都不会游泳,乱扑腾,眼看就要沉下去时,来了一个人跳下去把他们救了上来。
    两个孩子得救了,人们见记者来了,都七嘴八舌地说起经过。我一见那救人者是个才十四五岁的男孩,虎头虎脑,他说自己是外地来打工的,路过这里见到险情才出手相救的。我兴趣大增,便采访起这个男孩,得知他叫郑小永,来自偏远山区。也许因为我也来自农村的缘故,我特别问他为什么不上学出来打工。郑小永说他十岁时就不上学了,现在出来不只为打工,还要找他的爸爸,他从小就没见过爸爸,只听人说在这个城市里打工,就自己来找了。
    "叔,你能帮我在电视上找爸爸吗?他叫郑永亮!" 郑小永恳求地对我说。我可没有权力把他的要求在电视上播出,只有点头说一定尽力帮忙。
    这时有人拍我的肩膀,我一看是同来的摄影,我们回到采访车上,摄影说我太没有经验, "哪能他说什么你都听呀,你应该引导他顺着咱的思路讲。这后面他说的基本用不上,我就没录。"
    我的心一紧,那郑小永还满怀信心地希望我们能帮他在电视上播出他找爸爸的事,哪儿知道我们根本没把这当回事。结果因为晚上有几个会议的新闻,这条不怎么重要又没什么 "特色" 的新闻被拿掉,不能播出了。
    下班后,我一出电视台的大门,有个人迎上来,我一看这正是郑小永。 "叔,我找爸爸的事电视上什么时候演?你说我爸爸能看到吗?"
    望着小永那纯真的笑脸,我很为难,到底该怎么对他解释呢?他满怀希望,如果知道自己的事根本没人理睬那会有多失望呀。我只好说我们正在讨论,争取给播出来,让他爸爸看到。为了显得真诚我还记下了他的住址,说有消息尽快通知他。
    小永对我千恩万谢,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晚上看电视时,看到一家电视台正播出一个帮孩子寻找失散多年的父亲的纪实节目,这不正和小永的情况一样吗!我突发奇想,可以做一期 "寻亲" 节目,不就可以帮小永的忙了吗!动用电视台的力量我认为这不是一件难事,既帮了他的忙又做了节目,可谓一举两得。这个想法令我激动不已,我马上打电话给台里的专题节目负责人孟主任,把自己的这个主意作为选题告诉他,极力劝说他,说这样的节目因为感人,观众感兴趣反响极大,孟主任说研究研究。
    在我的极力 "撮合" 下,孟主任请示过台里领导,终于批准了做这个专题节目,由孟主任担任编导策划,我负责联系、采访。按照策划,节目组要先去郑小永家进行采访,郑小永听说我们为了帮他找到爸爸要专门做电视片,特别兴奋,带我们来到了五百多里外他的家。
    郑小永的妈妈姚彩芹不到四十岁,但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老,好像身体也不太好。她对我们讲起她家的事。十六年前经媒人撮合,在父母的包办下她和同村的郑永亮结了婚。可结婚后不到两个月郑永亮就离开家说出去打工,结果走后就一直没有回来。丈夫走后半年多,姚彩芹生下了儿子,就是小永。这时有风言风语说她丈夫郑永亮在外打工又找了个 "小老婆" ,两人在外面过起了日子,不要家里的老婆孩子了。开始姚彩芹还不相信,盼着丈夫会突然回来,但十多年过去了,郑永亮却音信皆无。儿子一天天长大了,总问爸爸在哪儿,姚彩芹就告诉儿子爸爸出去挣钱了。
    "孩子长这么大没见过他爸爸的面,总念叨着要去找爸爸,他听人说爸爸在市里,就不顾我拦着,偷偷跑进城去找爸爸了。" 姚彩芹有些难过,抹起了眼泪。
    这真是个可怜的女人,丈夫一走多年不回家,她一个人带孩子一直等了十几年,也许她希望像 "寒窑苦等十八年" 的王宝钏那样,盼回一个当了皇帝 "事业有成" 的丈夫,但我觉得她那位丈夫不会是 "薛平贵" ,倒极有可能是 "陈世美" !
    按照策划,我们要接姚彩芹和小永母子去市里。回到电视台,节目组召开一个会,孟主任说经与派出所等部门联系查找,已经查找到十几个叫郑永亮的,经过排除有一个与郑小永说的他爸爸的情况很相似。这个郑永亮进城打工十四五年了,而且老家正是郑小永家那里。
    " 这太好了,赶快安排他们相见吧!" 我很激动。
    "不!" 孟主任说,他说为了做好节目,要严格对双方保密,不准透露一点消息。 "这个节目的高潮是他们见面的场面,一定要让他们都有置身梦中难以相信的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出现感人的场景,感动观众。" 孟主任特别嘱咐我们,为了做个精彩的节目,一定要保密。   "谁泄密影响了情绪、破坏了见面时的场面,就炒他鱿鱼!" 孟主任严厉的话令我不寒而栗。
接下来我们带着姚彩芹和郑小永在派出所、居委会、民工聚集地打听、拍摄,让观众感觉我们是多么努力在帮助他们。
    同时,另一个采访组已经与郑永亮联系上,在对他进行暗中采访。郑永亮在一处居民区街上开了一间小吃店,记者扮成来这里吃饭的外来人员和他闲聊,听记者说和自己是同乡,郑永亮的话明显多了起来,他说和自己一起开小吃店的是他的妻子,他们的孩子郑晨晨十岁了,正在这里上小学。记者问他老家还有什么人,是不是经常回去,郑永亮说十多年没回去了,家里还有父母哥哥,只是逢年过节寄些钱回家。他只字未提家里的姚彩芹和儿子小永。
拍摄工作可以说很顺利,我们都严格按孟主任要求的去做,我见小永满怀希望地被我们带着到处寻找,心里很不是滋味,单纯的孩子一心想找到爸爸,他哪知道他要找的爸爸已经抛弃了他们母子,另外娶妻生子过上了小日子。
     按照安排,我们精心设计了他们双方的相见。这一场面也将是这个节目的高潮。
我们在郑永亮的小吃店附近找了一处房间,让姚彩芹和小永等在这里,这时才告诉他们我们已经找到了郑永亮,今天安排他们在这里见面。小永一听激动的两眼放光,非要出去迎接爸爸,被我们拦住,告诉他不准出屋,因为郑永亮还不知道他们母子在这里。
节目组工作人员在郑永亮的小吃店要了两份饭,让他送到那个房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拍摄,郑永亮一进门,一眼看到了坐在那里的姚彩芹和她身边的小永,他好像一下子明白了,转身就要离开,姚彩芹 "哇" 地哭出声来。
     节目组工作人员拦住郑永亮,说出了自己的身份,指着姚彩芹和小永问郑永亮: "你认识他们吗?"
    "不……不认识!" 郑永亮摇摇头,坚决地说。
     姚彩芹哭得更加伤心,小永哭着给妈妈抹眼泪。姚彩芹搂着儿子边哭边说: "咱们走,回家,以后有人问你爸爸,你就说他死了!"
    母子俩相倚着往外走,走过郑永亮身边时,他低着头下意识地往后退了一步。
    突然小永冲上来,一头撞到郑永亮身上,挥起拳头在他身上打起来,一边怒骂道: "你这个坏蛋,你不认妈妈,我打死你……"
    我们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情况惊呆了,急忙跑过去拉开小永。
    姚彩芹伤心过度,站立不住,被人扶到座位上,拿出随身带的药吃了下去。吃了药,姚彩芹平静下来,对郑永亮说: "别怪孩子对你动手,他活了十五年也没见过爸爸的面,只以为你在外面挣钱忙得没空回家。孩子常拿着你的照片对我说‘妈妈你看我长得多像爸爸呀!’可你这个做爸爸的对孩子尽到一点责任了吗?结婚后不到两个月就走了,从此一去不回头,十几年你知道我跟孩子是怎么过来的吗?孩子在外边受了欺负哭着对我说让爸爸回来揍他们,孩子见我又种地又干活这么苦,才九岁就说不上学了帮我干活。听人说你在市里,他偷着搭车进城来找你,可你一见我们只会说不认识,你这样无情无义,对得起我们娘俩吗?对得起你自己的良心吗?"
    郑永亮蹲在地上抱着头一言不发。
我们把这些天来小永一心寻父的艰辛告诉郑永亮。都谴责他对这么小的孩子不该这样无情,郑永亮也掉了眼泪,终归是血浓于水,最后一家人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节目组又安排这一家三人在一起吃饭、上街,郑永亮给小永买了衣服,小永一直紧挨着爸爸,脸上二直是幸福满足的神情。
     但是郑永亮毕竟还有一个家,有妻子和儿子。他和姚彩芹没有领过结婚证虽然二人已构成事实婚姻,但即使法院判处郑永亮重婚,也无法强制他和姚彩芹生活在一起,只能为他们母子争取抚养费。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只有半天,姚彩芹也早巳料到郑永亮一定另有归宿,现在眼见为实也只好默认了儿子只能见见爸爸,不可能在一起生活的现实。她决定带上小永回家,郑永亮送他们坐上了回家的车。
    至此,我们整个节目的拍摄工作可以说圆满结束。可郑永亮却表示,他不想让自己就这样出现在电视屏幕上, "谁看了都会说我是个无情无义的‘陈世美’,可我也有苦衷呀,我和姚彩芹根本就没有感情,都是父母包办才结的婚,我走后给她写过信要离婚,可她还是生下了孩子,这一来我连家都不能回了,只能在外边漂泊。我认为这样拖几年她就会另嫁,可没想到她一直就这样过了十五年。" 郑永亮表示很无奈,他说感情不是靠等就能等来的,况且他也不会为了姚彩芹和小永又伤害到现在的妻子和孩子。
    听他说的也有道理,但在这个节目中不可能让他有这样的解释,通过和孟主任反映,他答应对节目中出现的郑永亮做化名并马赛克处理。
几天后,这个专题节目制作完成,电视台领导审查后觉得很满意,准备安排在周末黄金时间播出。我觉得自己初出茅庐就小有成绩而沾沾自喜。
    但就在节目就要播出这天,台里却突然通知要撤下不能播出了。我们都很奇怪,不知为什么。不过很快就知道了原因:市里发生了一起故意杀人案,凶手正是我们节目中的郑小永,而被杀的正是郑永亮和他第二个妻子生的儿子,十岁的郑晨晨!
    闻听这一消息,我惊得几乎要昏倒,这是为什么?怎么会这样?郑小永几天前不是还舍身相救两名落水儿童吗?才这么几天就又成了杀人犯!和小永认识以来的情景又一幕幕在我眼前闪现:他满怀希望让我们帮他找爸爸,见到爸爸后失望伤心以及我们设计制作出来的团圆场景……
    制作好的专题片不能播了,台里决定再就小永杀人一案做一期节目在法制节目中播出,采访小永回来的记者告诉我小永问我能不能去看看他。
我的心一惊,小永肯定是在埋怨我,毕竟我为他的 "寻父行动" 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真有些怕见到他。但领导安排我去,争取采访出独家内幕,于是我随采访组来到了看守所。
根据现在了解到的情况,小永在和母亲回到家后,马上又偷跑出来回到市里,他找到郑永亮的小饭馆,在外观察后,快十岁的晨晨一个人放学时,用砖将他击倒后又在他头上用砖猛砸,晨晨当场毙命。
    小永一见到我,顿时露出惊喜的目光: "这下那野崽子没了,我爸爸就会回家和我跟妈妈在一起了吧!"
    我的心一沉,孩子的想法真是太天真了,我问他为什么要这么残忍地对待一个才十岁的孩子,而这个孩子还是与他同父的弟弟。
小永的脸沉了下来,好半天才说: "都是他夺走了我的爸爸,他有爸爸又能上学,凭什么我就这样可怜?凭什么,凭什么呀!" ……

扫一扫分享到手机端

温馨提示

欢迎您使用本网站互动功能!本网站互动用户已实现与河北政务服务网统一登录,如上图所示,新用户请点击[注册]打开河北政务服务网完成注册。如果您已完成注册,请点击[登录],从河北政务服务网登录后可自动返回到本网站互动版块,然后您就可以写信提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