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字(2008)第5号
民建市委:
贵委提出的 “关于整治海边环境,迎接奥运宾客”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北戴河海岸线总长21公里,其中旅游度假岸线13.4公里,海域近岸主要以旅游为主,沿海岸线共有专用浴场、公共浴场等各类大小浴场38个,海水质量常年保持在国家景观娱乐用水A类标准。我区的海岸沙滩具有沙细、滩缓、水清、潮平等特点,优势独特的浴场环境每年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到此休闲度假。2007年,我区接待国内外游客达501.5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达4.4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6.9%和34.3%。近年来,我区始终将做好沿海浴场保护及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工作切实抓紧抓实,维护中外游客利益,树立城市良好形象。
一、提高沙滩资源的保护能力
一是实施沙滩恢复治理工程。由于多种原因所致,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北戴河海滩出现侵蚀后退现象,特别是近年来后退速度日趋加快,海滩坡度变陡,沙粒粗化,基岩裸露,部分海滩浴场功能逐渐减弱。鉴于此种情况,市、区决定实施海滩恢复治理工程,自2003年起组织开展了调研、勘测等大量前期工作,2006年委托省地勘局秦皇岛矿产水文工程地质大队进行深入的可行性研究,制定了恢复性治理方案,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支持。今年我区启动了西海滩应急治理试点工程,预计6月中旬完成,全部恢复治理工程预计2009年完成。二是加大沙滩保洁力度。区环卫处在沿海线设置大小果皮箱230余个,配备90余名专职保洁人员加大沙滩及公共浴场保洁力度,确保沿海线沙滩垃圾污物随产随清。区海浴场管理处加强对沿海线各经营摊点从业人员的管理,在经营管理协议中专门就保持摊位周边卫生问题提出明确要求,发挥经营户的监督作用,保持沙滩清洁。三是采取多种措施防止沙滩土化。每年暑期前对沙滩进行深翻清筛,对沙质破坏较为严重的中海滩等浴场进行了沙质更换。此外,通过沿沙滩设置绿篱、木质围栏等形式尽可能减少土质向沙滩侵袭。
二、严格控制陆源污染
积极开展陆域环境保护建设,防止河流和城区小流域入海对海水水质和沙滩质量的影响。一是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现有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拟投资200余万元对城区8处3000延长米污水管网进行改造,提高污水疏通保障能力。拟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西部连接北部全长约6.4公里污水主干网,实现西部及戴河镇片区污水入网,防止污水对戴河、新河水质的影响。二是实施全区水环境治理保护工程。研究制定戴河治理可行性方案,戴河河道治理工程按照50年一遇防洪标准设计,实施戴河治理长度10.015公里,工程估计总投资1.53亿元。目前戴河河道治理工程的水利行业意见、环境评价及土地预审意见均已完成,规划设计方案已报省发改委审批。新河水环境治理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已编制完成可研报告并已上报水利部,初步设计已完成。此外,拟对城区河道及周边小流域共计15条河道进行水生态治理和水文化建设,将防洪安全、水环境、水景观、水文化和水经济开发融为一体,建成我区独具魅力的城市水景观。三是强化排污监管措施。不断加大对戴河、新河沿岸单位日常排污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擅自停用治理设施,偷排偷放等违法排污行为。结合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活动,拟对戴河沿岸小企业进行搬迁,减少企业排污对水质的影响。
三、加大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力度
近三年来,我区充分整合城管、工商、公安等城市管理资源,组建城市综合管理办公室,完善旅游市场整治联动机制,严厉打击尾追兜售、“三无”船只非法载客、贩卖变质海产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全方位净化旅游市场环境。在此基础上,海浴场管理处加大对沿海线摊点经营和卫生秩序的巡查密度,发现违规行为立即进行治理,取得较好效果。通过近年来“标准不降、力度不减”和“抓反复,反复抓”的严格整治,我区旅游市场秩序整体状况不断提升。对帐篷夜宿问题,由于没有明确禁止的依据,我区公安部门及海浴场管理处分别负责进行巡查,发现后及时进行劝阻,并说明利害关系,尽最大努力减少安全、治安隐患,维护广大游客的自身利益。
二〇〇八年六月十日